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賞析一】
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於大歷元年(766)。「八陣圖」,指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的陣圖,是諸葛亮的一項創造,反映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兩句讚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第一句是從總的方面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三國並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地創建蜀國基業,應該說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這一高度概括的贊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創製八陣圖使他聲名更加卓著。對這一點古人曾屢加稱頌,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寫道:「一統經綸志未酬,佈陣有圖誠妙略。」「江上陣圖猶布列,蜀中相業有輝光。」而杜甫的這句詩則是更集中、更凝煉地讚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
頭兩句詩在寫法上用的是對仗句,「三分國」對「八陣圖」,以全局性的業績對軍事上的貢獻,顯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結構上,前句劈頭提起,開門見山;後句點出詩題,進一步讚頌功績,同時又為下面憑弔遺跡作了鋪墊。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感慨。「八陣圖」遺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宮前平沙上。據《荊州圖副》和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裡的八陣圖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棋布,排列為六十四堆,始終保持原來的樣子不變,即使被夏天大水沖擊淹沒,等到冬季水落平川,萬物都失故態,唯獨八陣圖的石堆卻依然如舊,六百年來巋然不動。前一句極精煉地寫出了遺跡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徵。「石不轉」,化用了《詩經·邶風·柏舟》中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在作者看來,這種神奇色彩和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內在的聯繫:他對蜀漢政權和統一大業忠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動搖。同時,這散而復聚、長年不變的八陣圖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諸葛亮對自己繼志以歿表示惋惜、遺憾的象徵,所以杜甫緊接著寫的最後一句是「遺恨失吞吳」,說劉備吞吳失計,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統一大業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
當然,這首詩與其說是在寫諸葛亮的「遺恨」,無寧說是杜甫在為諸葛亮惋惜,並在這種惋惜之中滲透了杜甫「傷己垂暮無成」(黃生語)的抑鬱情懷。
這首懷古絕句,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但這種議論並不空洞抽像,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為一體,渾然不分,給人一種此恨綿綿、余意不盡的感覺。 (吳小林)
【賞析二】
懷古詩是人與歷史的對話。杜甫入蜀之後,對諸葛亮的濟世之才情有獨鍾,這是他到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不久,就諸葛亮遺跡所作的一首懷古詩。《三國誌·諸葛亮傳》說傳主「推演兵法,作八陣圖」,但對其遺址何在,眾說不一。奉節縣永安宮南的長江沙灘上的八陣圖,由於這首杜詩而格外馳名。詩中頌揚了諸葛亮在魏蜀吳三分天下的鬥爭中,為創立蜀國基業的蓋世功勳。與此相對應,他在長江灘上擺下的八陣圖,使他的名聲更加卓著了。八陣圖乃是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構成的戰陣,在長江灘上則聚石為兵,縱橫棋布為六十四個石堆。夏天洪水沖淹,這些石堆也巋然不動,因而有「江流石不轉」之句,也象徵著諸葛亮忠貞不渝和名垂千古。
但是把八陣圖留在這裡,作為劉備征吳敗歸的救援措施,實在不合諸葛亮聯吳抗魏的戰略思想,因此它既是諸葛成名的歷史見證,又留下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的歷史遺恨。「遺恨失吞吳」一句,由於漢字的多義性而出現解釋上的分歧。《東坡志林》記載,蘇軾曾夢見杜甫對他說:「世人多誤會吾《八陣圖》詩,以為先主(劉備)、武侯(諸葛亮)欲與關公報仇,故恨不能滅吳,非也。吾意本謂吳蜀唇齒之國,不當相圖。晉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吳之志。以此為恨耳。」杜甫借八陣圖思考著諸葛亮的功名與遺恨,蘇軾借夢境來解讀杜甫思考中的謎,他們都在探究著歷史上一個「有缺陷的輝煌」。
【賞析三】
杜甫對於諸葛亮所抱持的態度,始終是既敬又愛,而且充滿了惋惜感,這從他在蜀期間所寫的《武侯廟》、《蜀相》、《諸葛廟》、《古柏行》、《夔州歌》十絕之九、《詠懷古跡》五首之五、《上卿翁請修武侯廟遺像缺落時崔卿權夔州》以及《八陣圖》等詩,可以得到證實,這不只是因諸葛亮的作為可佩,同時也是杜將己身的人格投射至這位歷史人物所致。
在這些詩當中,杜甫皆把諸葛亮視為一個歷史上偉大的悲劇性人物,譬如在「詠懷古跡五首。之中說諸葛亮在謀略及政治實務上可以比美伊尹、呂望,他領兵作戰指揮若定的優異表現可以讓蕭何、曹參為之黯然失色,但是蜀漢終於還是被消滅了,杜說這是漢的氣數已盡,天要亡漢,怪不得諸葛亮徒勞無功,究竟他已是「志決身殲軍務勞」了。
《八陣圖》雖然只是一首短短的五言絕句,同樣的對於詩中主人翁的「功」、「名」有明確的肯定:言其功則說他「功蓋三分國」;言其名則說他「名成八陣圖」。「蓋」在這裡可能有二義,一是「乃在於」,一是「超過」,於此寧取後者,以加強其功之大。杜說諸葛亮之功超過三國時代的任何一人,而他是因八陣圖而成名。實則諸葛亮之名應成於其「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成於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不只是那八六十四的方陣,杜以八陣圖暗喻諸葛的用兵謀略,以小喻大,以有限暗示無限,正是詩之所以為詩的重要因素。
【賞析四】
這是杜甫初到夔州時見到當年諸葛亮「八陣圖」的遺跡,而弔古感詠。意很簡單,頭句「三分國」即三分天下;二句對仗,很工;三句意江邊八陣的石頭,水淹水退,幾百年不動;末句說諸葛亮不能阻止劉備伐吳,引為生平遺恨。
平心而論,這首詩看不到太出奇之處,所以新編的一些《唐詩選》或《杜詩選》未收入。但古代的名選本,卻多收錄,如《唐詩三百首》、乾隆的《唐宋詩醇》、沈德潛的《唐詩別裁集》等。
舊本所以多收,我想可能是詩體因素為主,一般七律、五律皆以老杜為最多,七古、五排等也不少,到五絕總不能不收吧?所以《三百首》唯一收杜甫的五絕就是這個。很多人都知道,杜甫長於並極大貢獻於五、七律、古風,而稍不善或不喜絕句,在杜甫遺今的1400多首詩中,七絕只有107首,五絕則只有31首,且水平(尤其後者)不及其上述者。
這種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長於此必有短於彼的客觀規律,古人比今人接受起來難點,以為詩聖,聖則完美,所以任一體中決不能拉空。但也有另一種極端觀點,如宋朝范晞文《對床夜語》卷四:「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釣雪》一詩外,極少佳者。」這又說的很過分了,王維、孟浩然、劉長卿等的五絕都是輝耀千古的。這是別話,不提。
有人說這首詩好在末句之歎,乾隆《唐宋詩醇》卷十七說:「遂使諸葛精神,炳然千古,讀之殷殷有金石聲。」沈《別裁集》卷十九也大略此意。民國人俞陛雲《詩境淺說》續集:「少陵低回江浦,感遺恨於吞吳,千載下如聞歎息聲也。」然而,這豈是老杜首發?早在《三國誌》即有:先主征吳敗績,還至魚腹,孔明歎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云云,老杜不過是蒸冷飯而已嗎?所以以此項彰此詩,是站不住腳的。
我嘗反覆研讀此詩,有另一種體會。老杜既不很喜五絕,為什麼對曾經大大崇拜的偶像諸葛亮(見《蜀相》、《詠懷古跡》之五等)的名傳萬世的「八陣」勝跡,卻非用此呢?
首先,夔州「八陣」是諸葛亮所用過的四處地方是八陣裡最著名的;
其次,這裡形勝是大有可寫、可感發的,蘇軾《東坡志林》:「諸葛亮造八陣圖……壘石為八行,相去二丈,自山上俯視百餘丈,凡八行,為六十四聚聚正圓,不見凹凸處,如日中蓋影,及就視,皆卵石,漫漫不可辨。甚可怪也。」劉禹錫《嘉話錄》:「夔州西市,俯臨江沙,下有諸葛亮八陣圖,聚石分佈,宛然猶存,峽水大時,三蜀雪消之際,澒湧湟漾,大木十圍,枯槎百丈,隨波而下,及平水落川平,萬物皆失故態,諸葛小石之堆,標聚行列依然。如是者近六百年,迨今不動。」
老杜慕寫形勝、感抒古跡,很拿手和有創作激情,他即使不寫得如《丹青引》、《曹將軍畫馬》、《古柏行》等長篇古風,也完全可以寫得篇輕車熟路、一揮而就的七律,無論壯景、奇觀,還是典事,都足夠支持。可他為什麼沒寫,卻只寫了最少字的的五絕呢?
我認為這與杜甫具有的那種原儒的接近樸素唯物主義去的去神秘主義思想有關。雖杜甫也曾和李白那樣嘲笑過「孔儒」,但這只是唐朝思想言論自由的一個體現,實際他出身於「奉儒守官」的家庭,接受正統的原儒(自孔子)熏染,之後雖漂泊一生也沒有怎麼接受在唐朝當時盛行的佛、道思想,而動搖原衷。如他一生中只在夔州時曾一度想借佛教來解脫生活帶來的貧困痛苦,《秋日夔府詠懷》中有:「身許雙峰寺,門求七祖禪。落帆追宿昔,衣褐向真詮。」但他次年下荊江,並未去雙峰寺,也未到廬山尋馬祖道一。可見不過一時說說而已。他在《謁真諦寺禪師》中云:「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在《別李秘書始興寺所居》中說:「妻兒待米且歸去,他日杖藜來細聽。」都是美妙的說法,代替不了現實的俗緣。至於道教,杜詩中極少的表現,也只是與他研究藥學有關。
孔子在遠神秘主義的思想上為後儒做出了萬世表率,「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子路問他「事鬼神」,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問他死的問題,他回答:「未知生,焉知死?」這在最低限度上講是對不親知親感者存而不論,和略於天道、詳於人道的現實主義思想。
杜甫直接繼承了這種思想。八陣圖,今天我們知道,就像金庸小說裡唬騙小孩讀者的功法,純粹是虛誇假托的子虛烏有的玩意,人們邪乎地傳說和附加,滿足某種神秘的嚮往。到了杜甫親見此「勝跡」,儘管他沒有今人的科學知識基礎,但他不能依靠實事求是的考察,確認或想像出它怎樣發揮作用克敵制勝的,他不能以史書、他人的神秘傳說代替自己的眼睛,所以,杜甫「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原儒精神,使他寧略之,三字以外,不加一語!諸葛名就精神與此,不多涉一句!乃以五絕最短的字數形式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