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日軍是妖魔!看大偷襲
[打印本頁]
作者:
Nahia5520
時間:
2009-9-9 21:23
標題:
日軍是妖魔!看大偷襲
日軍是妖魔的
影片劇本改編自以下兩部歷史小說:軍事歷史學家威廉?B?布魯厄所著的《卡巴圖安大營救》和漢普頓?塞茲所著的《影子士兵》。導演約翰?達爾的既往風格以黑色見長,《再殺我一次》、《西部紅石鎮》、《最後的誘惑》等等作品無不滲透著一種陌生難解的孤寂游離感。選擇拍攝《大偷襲》也就意味著約翰?達爾必須拋棄他所慣用的一波三折的情淞?軸畹奈韃勘塵啊5絲廊私巧鵲仍兀?000萬美元的投入成為了達爾從影以來獲得的最大一筆預算,達爾選擇二戰題材有著家族的私人原因,因為他的父親就是太平洋戰場的二戰老兵,父親的一位戰友就曾經歷過巴丹死亡行軍,因此本片的拍攝也被達爾視作一次瞭解父親及其苦難經歷的學習過程。
「敵人越凶狠,我們的戰士就越偉大」,在刻畫第六突擊營將士果敢英勇的同時,約翰?達爾和編劇卡洛?伯納德、道格拉斯?米洛又以黑白紀錄片的形式如實交代了死亡行軍與集中營中日軍的暴行,在影片小範圍試映時,一位倖存的二戰戰俘對於達爾如實地刻畫出日軍的殘暴表示了深深謝意。達爾甚至認為像《桂河大橋》這樣的經典戰俘影片將日軍刻畫得過於仁慈,因為片中亞力克?吉尼斯能站著24小時以示抗議是決不可能的,達爾認為只需5分鐘,日軍管教就會不耐煩地機槍開火,「凡逃跑一人,就會處決十人」是日軍管教奉行的管理準則,達爾覺得無論如何妖魔化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形象都是不過分的。
拍攝花絮:歷史是嚴肅的
132分鐘的有限片長,在重現史實與細節肯定要做出壓縮,譬如片中參與營救行動的阿拉莫童軍隊員的真實姓名劇組就無權使用,而且參與的14名也簡化為了3名。在拍攝的過程中,約翰?達爾與米拉麥克斯製片方之間還發生了爭執,後者堅持加大約瑟夫?范恩斯與康妮?尼爾森之間的浪漫戲份,但達爾卻認為二戰題材重在史實細節的準確與嚴肅,兩小時的有限時間內無需再增加過多的兒女情長來吸引眼球。面對著達爾的建議,製片方倒是聽人勸吃飽飯,於是便教條地將每一場景出現的突擊隊員都精確到了史實化的100名,弄得達爾為此哭笑不得。
影片籌拍時,片中的角色原型普林斯上尉仍舊健在,為此,曾塑造過銀幕叛逆偶像詹姆斯?迪恩的好萊塢新秀詹姆斯?弗蘭克在拍攝前夕特意觀摩了導演為普林斯上尉拍攝的6小時真人訪談錄像,用以揣摩角色原型的言語、神態以及執行營救使命時的心態,以便如實地再現歷史人物的英雄事跡。影片的拍攝工作總共耗時四個月,其中營救的戰鬥場景就拍攝了一個半月之久,為了達到二戰軍官的形神兼備,劇組為本傑明?布拉特、詹姆斯?弗蘭克請了一名越戰老兵負責專門調教,學習如何制定作戰計劃、如何發號施令。影片選擇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和中國的上海(替代當時的馬尼拉)作為外景地來表現二戰中的菲律賓。
點評:上映是時令的
本片的上映日由於米拉麥克斯公司的兩次大規模裁員而由原定的2003年輾轉至今,雖歷經坎坷但卻頗有因禍得福的慶幸,因為今年恰逢二戰勝利的60週年紀念,而影片公映的三天後正是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日子,就像影片的宣傳語所言:「這是我們這個時代一次最大膽而又從未講述過的營救行動。」
它的確選擇了一個最適合講述的時刻,雖然這次行動對於整個戰爭的進程並無任何推動作用,但「拯救大兵瑞恩」式的感動還會適時地襲向你我。有影評人士對於導演的主演選擇提出了置疑,認為他應該選擇一些約翰?韋恩似的硬漢類型,而「娃娃臉」詹姆斯?弗蘭克顯然過於奶油,沒有男爺們的糙勁。
但影片於6月18日在堪薩斯的國王中心劇院小範圍試映卻獲得了部分退伍老兵及二戰史學家的肯定,而且主演本傑明?布拉特、約瑟夫?范恩斯在影片7月28日局部首映時紛紛表態,前者贊本片是「人類天性的證明」,後者說「塑造這個角色使自己對於堅韌的精神有了更確切的感悟」。
的確,電影的教化作用不可小覷,影片也當然會在不經意之間流露出捨我其誰的「大美國精神」,因此有好事者問約翰?達爾對於美國出兵伊拉克的看法時,達爾狡猾地回答說「政客愛挑事端,軍人責在衛國」。
歡迎光臨 影劇達人網 (http://kzd-ichibun.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