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臺北波西米亞 [打印本頁]

作者: Benat8952    時間: 2009-12-25 09:46     標題: 臺北波西米亞

導演: 鴻鴻
演員:
片長:55分鐘(min) 拍攝年份: 2003 類型: 劇情 國家/地區: 臺灣
波西米亞原本是捷克的一個地名,波西米亞人(Bohemian)在十九世紀泛指巴黎那些像吉普賽人一般貧困卻反叛的年輕藝術家與學生,後來因普契尼的同名歌劇而成為世界性的共通詞彙。至今,在社會底層、在城市邊緣漂泊浮蕩的藝術工作者,仍然適用此一稱謂。


  《臺北波西米亞》想要記錄的,便是一群生活在臺北,長年來熱中劇場創作與演出的年輕人──他們有些已經不再年輕,但心態上仍然持續騷動。


  他們或者失業、或者兼差、或者有一份暫時性的職業,但生活的重心永遠是在劇場。只要劇場的機會一召喚,他們就奮不顧身地拋卻一切,奔赴排練場。


  雖然劇場的待遇微薄又朝不保夕,讓他們的生活條件不可思議地儉樸與拮据,然而卻不礙他們作為高度自我要求的藝術工作者──是的,他們多半自稱為“劇場工作者”而非“藝術家”。他們並不覺得在作任何犧牲,甚至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人過得更快樂,然而那種默默付出、默默燃燒著的生命,才更為動人。也希望社會大眾經由本片更瞭解藝術領域眾多參與者的生態與心態。


  七位元主要的拍攝對象,分別在不同劇團從事導演、表演、設計、行政等工作,時而身兼數職。他們多半不是媒體或觀眾的焦點,然而這些取樣,對於整體劇場生態來說,毋寧更具有代表性。片中出場人物達四十餘人,包括七個劇團一年來排練、演出的精彩片段。希望觀眾瞭解這群不拘世俗規範的人的執著,同時也給自己的生活價值觀帶來反思。


  看在一般人眼裡,這些人在藝術上對美感的嚴苛要求未免陳義過高,但他們不修邊幅、及不安定的狀態,顯示出在生活上的要求,又遠遠低於常人。那麼,這些人必屬瘋狂無疑。而本片的目的,撥開了“瘋子”或“傻子”的迷霧,看看他們與世人共通的愛欲悲喜。唯一不同的或許在於,他們勇於在生活壓力的夾縫中,追求一點自己喜歡的東西。


  導演鴻鴻活躍於劇場十餘年,對這些人的生命型態十分熟悉,本片便是多年來參與和觀察心得的一份報告。記錄他們,也就是為臺灣奇跡之一的小劇場,留一份有生活質感的紀錄。不同於一般報導性影片關注小劇場的演出成就,本片關注的是這些凡夫俗子如何在嚴苛的生活考驗下彷徨與尋找、自我提升或沉淪的歷程




歡迎光臨 影劇達人網 (http://kzd-ichibun.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