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如同好萊塢用電影建造出的一個全球化的美國夢境,中國電影人也正在致力於通過電影來詮釋中國的魅力。
《赤壁》的團隊幾乎齊聚華人的影視創作精英,不知為何唯獨配樂沒有邀請譚盾出馬。巖代太郎的配樂有幾段與畫面銜接得很好,像《赤壁上》開頭的曹操出場、魏軍進逼、蜀民逃難、糜夫人跳井、屠殺蜀軍,有幾段則不然,比如八卦陣之戰結束和《赤壁下》的片頭球賽,那種悲愴與緊張都是與情節格格不入。
鏡頭剪輯方面也不乏亮點,八卦陣戰前與東吳燒疫兵兩段交叉剪輯都非常出色,孔周合奏完全靠剪輯來表現,曹操殺蔡張後的面部表情與吳軍清點箭數的交叉剪輯強調出了張豐毅的表演功底[之所以是強調而不是顯示,是因為這副表情其實在幾分鐘前就出現過],周瑜思念小喬的場景細膩感人,把大戰前的氣氛頂到了沸點。
在三段戰爭戲中,最好的是長坡阪之戰,層次眾多,細節豐富,吳氏風格在趙雲的部分發揮得淋漓盡致,馬蹄華麗麗地慢鏡濺起泥水,長槍華麗麗地慢鏡鳴嘯而出,披風華麗麗地慢鏡掠過鏡頭,魏兵華麗麗地慢鏡倒入火焰,策馬接旗、長槍貫體、力折槍頭、迎面對刺,不再毫髮無傷的趙子龍愈顯神勇無匹,與後面所表現的關張之勇的誇張不同,趙雲之勇真實可信,打動人心。
攻打曹營的場面不僅僅是太不像冷兵器作戰,結尾的黑幫劇壞了一場好戲,而且缺乏這種對人物的成功塑造,趙雲的鏡頭多是重複前景,周瑜瘦小的身軀怎麼也「勇」不起來,像與趙雲背靠背並肩作戰這樣的熱血場面,如果周潤發沒有辭演,倒有可能出來幾分感覺。
至於八卦陣之戰,完全是一場多餘的戰事,如果曹軍的騎兵能過江主動與吳軍打一場陸戰,則長江天險就形同虛設了,曹操也就沒有操練水軍的必要,歷史上吳魏確實是在烏林有一場陸戰,火燒烏林那是在吳軍水戰勝利後打過江去才會發生的,就像影片最後那場攻打曹營的戰事所演繹的那樣。
不去講求這些歷史真實——多數觀眾不會考慮這些,八卦陣之戰是《赤壁》最大缺陷——主題游移的集中體現。首先吳宇森是想在影片中極力表現三國一眾英雄豪傑的,而反戰又是吳一貫的思想,英雄主義與愛好和平這對矛盾並非不能共存,解決的辦法就是充分顯示戰爭的情非得已,不把三國戰爭作為諸侯爭霸戰,而作為反侵略保衛戰來處理,原本已經化解了這對矛盾,可惜吳宇森的這一思路並不明確。
長阪坡之戰在各方面都趨近完美,魏軍屠城,百姓逃難,配以悲愴的樂曲,充分烘托出生死存亡的危機感,不得不挺身為他人而戰,這樣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這時的拚殺才是以戰止戰,這一段結尾屠殺斷後蜀軍的鏡頭才分外具有感染力。而像回光陣不夠有說服力,關羽踩著步點出場太戲劇化,一個人抵一千人太誇張這樣的不足終究是小節。原本小說中除去華容道,從長阪坡到赤壁都沒有關羽的戲份,但沒有關羽的三國還能稱之為三國嗎?這正是前面所說的對定型化認知的屈從。
反觀八卦陣之戰,從頭到尾都不合情理——雖然它確實令觀眾覺得新鮮和過癮,魏軍就算衝不破孫劉聯軍的盾牌陣,也斷然沒有主動從空當處衝進包圍圈的道理,當甘寧、趙、關、張輪番出場,旁邊的士兵靜立觀戰的情景出現——再次地迎合定型化認知,這場戰事就開始淪為一場表演秀,最終在勝券在握的情況下,周瑜按耐不住寂寞也要下場顯顯身手,則讓這場秀的味道變得徹徹底底,當殺人成為一種秀,實在無法自圓其說哪裡還有半點反戰的意味,戰事結束後的那段配樂也就顯得異常滑稽,因此縱然此後吳宇森一再作伏筆,當周瑜放走曹操說出「我們都輸了」時依然讓人難以接受。
戰爭的慘烈,英雄在危難之時凸顯出的高大,都是很沉重的話題,而關於諸葛亮、孫尚香的所有段落都是輕鬆的、有趣的,還包括周瑜探劉營對劉關張三人的刻畫、投壺之戲等段落,這都嚴重沖淡了影片的主題,一對矛盾的糾結已經讓吳導迷失了方向,居然還要唱一唱女權主義的讚歌來一博當代人的共鳴,要知道主題是需要被一再強調才能深入人心的,東敲西打自然是吃力不討好,周瑜那句「因為專注」倒是說得很好,可惜吳宇森自己並沒有聽進去。無論是褒是貶,走出影院的人能夠達成這樣一種共識:這不過是一部娛樂片而已,差別只在於它是一部好的娛樂片還是差的娛樂片,也許《赤壁》的創作人員會滿足於「一部很好的娛樂片」這樣的評價,但無論如何一部缺乏思想內涵、無法激起人共鳴的電影是難以承受「中國電影的驕傲」這種讚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