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賞析

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
  惜哉瑤池飲,日晏崑崙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e撤):草木發芽。    6潛知:默默地領會。陽和:和暖的春氣。    7噴(ze則)噴:象聲詞,鳥鳴聲。   8薺(ji季)麥:把薺萊與麥飯煮在一起吃。

[賞析]
?  
    這是元和七年(812)或八年春初作者丁憂居渭村時的作品。元和六年,其母陳氏不幸去世,詩人丁憂居渭村三年有餘。這期間收入甚微,貧病不堪。然而,大自然的恩賜是無限的,有時詩人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也能感到暫時的快慰,享受到遠離塵世的寧靜。這首《溪中早春》正是通過對春天大自然的溫暖、美妙的刻畫,體現了審美關係中人與大自然的和諧融洽。   

    此詩首四句描繪早春的景色,由遠及近,由大及小。題目是《溪中早春》,卻說「南山雪未盡,陰嶺留殘白」,是從雪景著筆。雪本是冬天的景致,然用「未盡」來修飾之,則已透露出春天的氣息。冬去春來,氣候轉暖,冰融雪化,所以山嶺上已見不到大片的積雪,但是春天的溫暖尚未足以完全消融殘雪,那朝北的山坡上還星星點點地殘留著淡淡雪片。這正是早春的氣候,是春天的溫暖與冬天的嚴寒短兵相接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跡。這兩句雖是漫不經意寫來,卻緊扣「早春」二字。下二句則是承「溪中」而發。「西澗冰已消,春溜含新碧」言渭水的冰塊已經消融,山溝裡淙淙流水中已經孕育出碧綠的生機。詩人抓住殘雪、冰消、新碧幾個極富典型意義的意象,鏡頭由遠及近,僅用四句話就將一幅「溪中早春」的畫面展現在讀者面前,含蓄雋永,耐人回味。《唐宋詩醇》評此詩「通首寫早春之景,一結言外有情,悠然不盡」,正是領略到個中妙處。

    面對如此佳妙的早春氣象,詩人感歎那僅僅吹了幾矢的春風,就使那冬眠的昆蟲甦醒過來,稚嫩的小草破土而出,陽春化育萬物,真是一天也不虛度。詩人捕捉自然界氣候萬物的瞬息變化,默默領會著大自然的偉大。這二句抒發哲理與前面的描繪相呼應,可謂理從景出,景中含理,二者自然融會,並無絲毫空講道理、要發議論之處,加深了讀者對早春季節特徵的理解。

    詩人的心靈是最敏感的,他最先感受到人世間一切繁雜事物變動的徵兆,也最先察覺到自然界每一絲細微的變化。也許他受夠了嚴冬的折磨,很早就期待著溫暖春天的到來,所以一旦等到春風吹拂,冰消雪化,溜含新碧的時節,他便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門,來到大自然中,感受這春天的溫暖。「愛此天氣暖,來拂溪邊石」二句把視角從南山殘雪、西澗春溜轉到了詩人自身的刻畫上,他似乎是一個愛嬉戲遊玩的孩子,在明媚的春光中,高興地撫摸著小溪邊的石頭。「拂」字用得極形象傳神,活現出詩人喜悅之極,深深體會到春光美的神態。他覺得春天太美了,以至流連忘返,長時間沉浸在無邊的遐想中。審視著傍晚嘖嘖鳴叫的飛禽,他的心靈在靜觀中得到了純然的寧憩。

    詩的最後四句粗看似與主題了無相涉,其實不然。據說漢代張仲尉的居處,蓬蒿沒人,  「蓬蒿隔桑棗」引用這個典故是借喻作者的清貧,與下句聯繫起來看,又表現了一種初春寧靜的氣氛。查慎行說這兩句很像陶淵明的詩句(見《白香山詩評》),頗有眼力。至於「歸來問夜餐」則顯示出詩人游春歸來興致勃勃的神態,他玩得太盡興了,所以一回來就吵著要吃飯。而家人奉之以薺麥,亦是清素家庭的普通食物。這些都顯示出作者雖處在貧病不堪的環境中,也能游離於世俗之外,在自然美中得到了精神慰藉。

    全詩表現了初春的一種靜謐氣氛,然靜中有動,處處使人感到那春天的腳步正悄悄而來。詩的語言樸素自然,寫景、敘事與抒情三者猶水乳交融,有機地結為一體,體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敏銳感受,洋溢著詩人對早春的愛戀之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