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翻字典,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陌生的字——篰。
巴掌大的《新華字典》中的解釋也簡單:(方)竹簍。再翻稍微大一點的《現代漢語詞典》,上面的解釋是多了點,但意思卻完全一樣:(方)竹子編的簍子。
我們一提到竹籃、鐵鍋等等,自然就會想到它的形狀,以致不會誤會別的什麼東西。但按照上面字典、詞典中的解釋,有誰會想到竹簍竟然指的是篰呢。竹簍自然指的還是簍子,一種用竹子編的「從口到底比較深的,盛東西的器具。」我的一位叫「錢毛」的牌友,在他打A而別人還在2坑裡的時候,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圈裡豬,簍裡蟹」,決跑不了的意思。不過他的牌局常常被人翻盤,圈裡豬也有餓急了跳出去的例子,但簍裡蟹,據我所知,卻不管如何拚命,從來也沒有能逃出去的。
除了上面所說的「蟹簍」外,常見的還有「采蘑菇的小姑娘」的背簍,扔廢紙的紙簍,甚至大到商城、小至酒吧開業用的花籃,也可以稱之為簍。篰到底是啥東東呢?
百度詞典中的解釋還是挺讓人洩氣,除多了一種簡冊、簡牘的解釋外,餘下的還是:竹簍;竹子編的簍子。不過,它最底下附帶著的一個例句倒讓人很感興趣:有客人販到鯗鮭一舡,凡數百篰。——朱熹《按唐仲友第三狀》。其中的「鯗鮭」意指剖開晾乾的鮭魚。
我所住的村子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有個竹器廠,其「拳頭產品」就是「出口」到上海的篰,俗稱「篰篰」,「出口」名為「魚篰」。我們的日常生活用語中「篰篰」「魚篰」也是不分彼此,如同「竹籃」和「籃子」一般。篰的製作很簡單,先排底,十幾根粗竹片縱橫交錯排成一個大致圓形的底(竹片粗細和籃柄上的差不多,而比籃身上的要粗得多),底上有一個個六角形的幾乎可伸進小孩手的大窟窿,再壓邊,折起四周,串根粗竹條,精緻一點的還裝上?,就是提手,就成了。我十四五的時候,暑假裡也曾去打過工,一看便會,並不要特別學的。成形後它的大小形狀和洗腳盆差不多,也稍微有些敞口,只不過看上去要深一些。除了「出口」作魚篰外,在鄉下,平時也常常用的著它,劈柴伙,刨紅薯,種油菜,插秧種棉花什麼的,都把它用來當作次等下腳工具。它的那一個個大窟窿限制了它更多的功用,即使放魚,也肯定是中等個頭的,小魚小蟹全都掉光光。
篰,從字形上來看,矮矮胖胖的,是個粗漢,相較之下,簍亭亭玉立的樣子,簡直就是個美人兒。
按古時的說法,我家當處吳國,要是由我來給篰作一番解釋的話,那就是:吳地鄉間的一種矮平圓竹筐。那當然絕不會是竹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