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我什麼都不懂,真的,不是謙虛。
我也想過,要說境界。我更喜歡「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意境。那份從容與恬然自適,可遇而不可求。平平淡淡,相伴到老。自始至終,手相攜,心相依。表面上風輕雲淡,實質上情意綿長。那也是古人最原始的愛情吧,沒有負荷上太多的利益關係,純粹。
也讀過北宋李之儀的那首「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恩」。那份癡怨似乎更加實際。有愛,就會有恨。恨不能相見,恨不能廝守。
三角關係在電視劇裡的氾濫,不是因為編劇太爛,而是實際的更加混亂。現實中你喜歡一個人,可是他或許喜歡的是另一個人,而她,又喜歡另外一個他……同時喜歡對方的機會其實很小。只是,有時候,他說,喜歡你,而你,也不討厭他,所以,你們就在一起了。然而如果,他不說,你或許喜歡的就不是他。表白總是有先後。大家都不說,其實有互相喜歡的機會實在不多。
更何況是愛?
我或許,不知道什麼叫喜歡,什麼叫愛。但是,愛應該要比喜歡容納更多。喜歡,你可以喜歡對方某一點。愛,你要愛對方的全部,容忍他的一切。而喜歡,只要喜歡你喜歡的就可以了。或許是偏見。
地球上有很多的人。但是,你們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概率是多少呢?引用今天剛聽到的一句話「就像你往天上扔磚頭,而磚頭掉下來剛好變成一棟房子的概率」。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句子吧「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那樣的無奈才是真實了一點。
但是其實,我還是覺得那樣的機率也還是很小。無論是「君生我未生」還是「我生君未生」那都還好,「我生君已老」或者「君生我已老」也罷,若是生不同時,不僅僅是「老」的問題呢?在你未出世之前,那個人就已經去了,或者,在你去世之後,那個人還沒有來?那又當怎樣呢?孤獨一生?
詩中那麼說是有些悲涼和無奈,但是相比於我說的情況也算是幸運了。至少在有生之年,知道,我還有一個知己。但是,詩也終究不是現實。窮其一生在苦苦尋找,最終也無法找到的應該居在多數吧,如果,是抱著這樣的信念追尋的話。未免,對他們來說有些殘忍。
但是,有些人,很多人,想過,也找過。只是,年紀漸漸大了,卻什麼也沒有找到,於是,他們要安穩的過日子。那些年少時的輕狂不再,遇到合適的就成就了一個家庭。不管有沒有愛情,親情總是不難的。於是一家人就這樣生活,無關愛情。
有些人的愛情,也許就在電光石火間產生吧。在他們尋找的時候,累了,這時一杯水也好,就成了玉露瓊漿,清冽也甘甜。那也成了他的歸宿。
那些堅持不懈或者說是執迷不悟的人,或許一直走到最後才發現,什麼都沒有找到。路上也有好風景,但是,他們都不曾迷惑。愛情是不理智的。所以,太理性的人可能最後只能孑然一生,與花鳥蟲魚為伴。但是,他們心中的愛情也是永久不滅的。那份憧憬也還在,那份希冀也猶存。
20歲已不再年少,但是對於解讀愛情,可能40歲也還太年輕。20歲的我,不可能懂什麼是愛情。但是,我還是不禁要問,不禁要疑惑。或許,愛情與我擦身而過而不自知,或許錯把其他當作愛情苦戀不捨。但是我想,到最後的最後,愛情還是會變成親情吧。愛情只是一種,只是愛的形式有很多種。古代的人們聽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成連理,幸福地生活著,因為,婚姻維繫著的是親情。現在卻有很多互相說著「我愛你」步入婚姻殿堂的人,紛紛要逃離圍城,說著過不下去了。我不知道,為什麼古代人婚前如同陌路,婚後也可幸福美滿。難道他們得到的就是天作之合的良緣?現代人卻出爾反爾,愛了又不愛了。我知道沒有資格談論愛情,也不理解愛情。但是,愛情是一種太純粹的感情,純粹到我們無法達到它的境界。總要牽扯進很多別的東西,比如婚姻,而婚姻帶有的利益,等等。恐怕只有小孩子的心才能純淨到能容納愛情。但是,我們都無法變成小孩子。我們談論的愛情只怕會玷污了它。所以,成人的愛情,不要只是為了自己說一句不愛了,就可以揮手說再見,各奔東西,尤其是那些已經為人父母的。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燃燒的火焰是可以永遠不滅的,就像一時興起的所謂「愛」。說一句愛上別人了,就拋棄了自己的責任。那不是成人的愛情。成人的愛情會有更多的羈絆。那也只能說,怪自己看錯了愛情。 |